2019年11月13日下午,艺术实践活动继续开展。自下午开始,有三场音乐公开课堂,分别是陈露雯博士的“Coffee&Tea”室内乐讲演音乐会、赵若冰博士的“少人问津”的英文艺术歌曲--美国作曲家篇以及赵光雯博士的巴洛克到二十世纪--大提琴发展史漫谈。会场内座无虚席,同学们都精神充沛的期待着这三场无疑会非常精彩的音乐会。
首先是陈露雯博士的“Coffee&Tea”室内乐讲演音乐会,陈博士先是为同学们解释了何为“Coffee&Tea”,让同学们了解了这一概念,然后陈博士与受邀而来的蒋乐乐博士共同演奏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No.5 Op.24 “春天”,给同学们带来了美妙的听觉享受。接着陈博士又与赵光雯博士一起演奏卡萨多 “情话”,演奏前陈博士提到,与大提琴这类低音乐器合作时,钢琴要尤为注意琴声的大小,因为琴声太大容易盖过大提琴的声音。之后两位博士开始尽情的演奏,两位演奏者都完全沉浸在音乐里,同学们也都被这氛围感染。演奏结束后,现场响声犹如雷鸣般响亮。然后是钢琴与琵琶合作,演奏“云想花想”,给同学们带来了极强的感官享受。在然后是钢琴与二胡协奏“楚颂”,由陈博士与大四的学长共同演奏,温柔的琴声与呜呜然而又婉转的二胡声相结合,碰撞出了强烈的火花。最后由陈博士、蒋博士与赵博士合奏 皮亚佐拉“春”,使得这场音乐会达到最高潮,第一场音乐会圆满结束。
第二场是赵若冰博士的“少人问津”的英文艺术歌曲--美国作曲家篇。赵博士先是给讲了英文艺术歌曲包含了英国作曲家与美国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又介绍了美国作曲家Aaron Copland(1990-1990),祖籍俄国,是第一位被认为有本土风味的美国作曲家。30年代多次访问墨西哥,1936年根据墨西哥流行曲调创作管弦乐幻想曲《墨西哥沙龙》,十分成功。用这一风格写作的其他作品尚有芭蕾舞剧《小伙子比利》、《牧区竞技》和《阿帕拉契亚之春》。接着为同学们演唱了Aaron Copland的作品《The Chariot》。然后又介绍了Samuel Barber(1910-1981)美国作曲家。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西切斯特,曾在费城寇蒂斯威尼斯wnsr666学习钢琴、声乐作曲,1932年毕业后赴意大利深造。1944年在美国空军部队服役期间曾应约完成交响曲《献给空军》。曾两次获得普立策创作奖与罗马奖。1959年获哈佛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样为同学们演唱了Samuel Barber的作品《在那明媚的夜晚》,加深了同学们的印象。在然后介绍了意大利裔美国作曲家Dominick Argento(1927-2019),也为同学们演唱了其作品《spring》。后面赵博士还为同学们介绍了Neo Rorem、Roger C. Vogel等作曲家及其歌曲,同学们都听得格外认真,第二场音乐会也圆满结束。
当日晚七点整,由赵光雯博士主讲的“大提琴发展史--从巴洛克到二十世纪”如期开展。为同学们讲述大提琴的发展过程,大提琴,为西洋乐器,是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属提琴族乐器里的下中音乐器。大提琴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也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有"音乐贵妇"之称。大提琴最初在意大利语中被拼作Violoncello,后来逐渐简写为Cello。 大提琴以其热烈而丰富的音色著称,是交响乐队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适合扮演各种角色: 有时加入低音阵营,在低声部发出沉重的叹息;有时则以中间两根弦起到节奏中坚的作用。大提琴是中低音乐器的代表,它沉重、委婉、伤感……当时光在大提琴的弦上流逝,大师们则以各种方式捕捉刹那、感受永恒。大提琴最为辉煌的时刻,要数作曲家赋予其表现如歌的旋律的使命。整个大提琴组奏出的美妙的旋律,足以令交响乐队中的任何其他乐器都相形见绌。赵博士先是为同学们演奏了一段乐曲,再给同学们讲解了大提琴如何拉出不同的声音。接着又演奏了《无言歌》,她在演奏的时候完全沉浸在乐曲之中,同学们听得也在安静的听着,会唱的气氛非常宁静且舒适。至此,第三场音乐会也圆满结束。
艺术实践周第二周到目前已经是第三天了,各项活动均顺利进行,同学们也都按时到场,认真参与。今天的这三场音乐会也都非常精彩,老师们和同学们都各司其职,共同促进活动的顺利进行。到目前为止,艺术周还剩两天,希望最后的两天各项活动也一如之前顺利进行,祝艺术实践周圆满成功。
拍照:张宇哲
通讯:吴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