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日,我们威尼斯wnsr666寻美实践队一行13人,走访了非遗文化中心主任季海波。据了解,他是已经传承了12代的黄宗衙家优秀木偶雕刻艺人季桂芳的儿子,他那份想要保护和传承木偶戏的心情,我们被深深的感动着。
在座谈会上,季海波主任向我们讲解了木偶戏的历史由来、种类和作用等。我们了解到木偶戏的类型主要有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药发木偶和肉傀儡五种,以提线木偶为主。木偶戏历史悠久,宋代自杭州传入泰顺。1978年,泰顺出现木偶戏剧团,称泰顺木偶实验剧团。解放以来,泰顺木偶戏根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在保持木偶戏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创作性的进行了改革,艺术水平不断提高,曾出现5个专业团,并得到了省文化部门的肯定。泰顺木偶戏之所以传承至今,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的祭祀和还愿作用得到了当地人民的肯定和信仰。
季主任向我们详细说明了木偶戏的特点,道具轻便简单,四、五名艺人便可组成一个戏班子,既易供养又便于流动演出。但由于资金匮乏,学员难以保障日常生活,提线技术又高难以学成,造成人才匮乏难于传承。非遗文化保护中心主任季海波对木偶戏前景表示忧心,呼吁政府加大保护力度,也呼吁人民群众更关注木偶戏,使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扬!